全国各地陆续发布高考成绩,志愿填报成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“头等大事”。
随着张雪峰的“新闻学科”相关言论在网络引发热烈讨论,火热的志愿填报生意也再一次来到聚光灯下。
【资料图】
张雪峰编著的《手把手教你填报高考志愿》图书。
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火热
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88.1%的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;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8.8亿元,预计2023年达9.5亿元。
天眼查数据显示,在2013年前,国内志愿填报相关企业年度注册数量仅为个位数。近十年以来,相关企业的注册增速呈波动上涨态势。
嗅觉敏锐的上市公司很早就开始了这一领域的布局。
美股上市公司好未来曾在2015年全资收购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“高考派”。2016年,A股上市公司立思辰收购百年英才(北京)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00%股权。百年英才主要从事高考升学咨询业务,主要包括高考志愿填报服务、自主招生服务、综合素质评价等。
有媒体调查几家以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为主业的公司,发现相关业务的毛利润最高甚至达到89.34%。如此高的利润率,也就不难想象,志愿填报服务何以成为一个风口,吸引各方势力涌入。
但是相关服务和产品是否靠谱,能否给考生和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志愿填报建议,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某志愿填报APP的AI智能选校页面
AI填志愿:高科技神器还是不靠谱噱头?
据媒体调查,短时间内,市场上涌现出2000余家与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资讯公司,手机应用商店上有数百款与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App。不仅如此,今年多家平台还引入了“人工智能、AI填报”这类新型工具,考生只要输入分数等信息,即刻就能生成一份详细的选校方案。那么,AI填志愿究竟是高科技“神器”,还是并不靠谱的噱头呢?
据紫牛新闻报道,虽然大部分AI填志愿产品都提供了一定的免费测算功能,但往往限制了次数,提供的方案非常宽泛,且显示内容有限,而如果想得到更加精准的建议,就只能选择付费服务。付费服务的价格悬殊:少的9.9元,多的几百几千元,甚至多款产品开出5000元以上的高价。以一款APP为例,在免费服务中,该APP显示出多达800多个相关院校、专业选择,录取概率从2%到99%,但仅提供24所低概率大学名单,如果想要获得高概率名单,则需开通会员才能显示。普通会员价格体验款为99元,VIP会员收费688元,“一对一”VIP会员则收费6888元。
据中新财经报道,随机下载3款与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APP,以一位湖北考生为例进行咨询,假设分数为587,首选科目为历史,再选科目为政治和地理。3款APP的模拟报志愿结果均以“冲击”“稳妥”“保底”将院校进行分类,但每款APP的数据差异较大,“保底”一栏的院校数量跨度可从55所到978所,且同一类别的院校推荐差别较大。在两款APP上尝试了付费可用的“院校录取率预测”功能,以上述考生的条件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,第一款APP结果显示录取概率为零,其中仅显示了该校经济管理试验班的往年招生计划人数。第二款APP却显示录取概率为99%,并分别列出了国际商务、日语、哲学、公共管理等专业的录取概率。
实际上,那些打着“AI填报志愿”旗号的APP和网络咨询服务,说白了就是综合分析各高校往年的录取数据,然后结合考生分数而提供一个志愿填报方案。如果从大数据技术分析的角度看,这并不是多么高深的科技创新,但对于正处于高考志愿填报关键期的考生及其家长而言,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。
志愿填报确实需要掌握以往的录取信息数据,比如依据全省排名参考往年录取分数、名次情况以及区域招生数据等,进而圈定志愿填报的大致范围。所以,大数据分析有其存在的意义。但志愿填报绝不能完全依赖大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果,除了要依据往年录取信息等划定填报范围,还需要充分考虑高校专业的设置特点、考生的爱好特长、家庭的经济状况、未来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。同时,要考虑高校有无特殊要求等。很明显,尽信所谓的大数据技术是无法达到这种目的和效果的。
有高考生家长在使用AI填报时发现,APP给出的某建议与现实咨询存在一定出入,“APP上推荐的一个选项是西南大学,用APP的数据测算就是如果过艺术类的本二线就可以报他们学校,但是我打电话咨询的时候,学校招生办跟我说,他们学校必须要过艺术类的一本线才可以填报,我现在不确定是谁的错误,要么就是APP误人子弟,要么就是招生办误人子弟。”
不少购买过相关服务的网友也表示,APP推荐志愿往往过于保守,“它们为了稳,总是会推荐一些远低于分数水平的院校和专业,不太考虑实际情况。”
某志愿填报APP的VIP会员页面
十年经验志愿填报规划师,可信吗?
除了会员付费AI服务,不少志愿填报APP还提供“志愿填报专家”的1对1服务。有的APP将这类服务分为“高级专家”“资深专家”“金牌专家”三档,价格也逐级递加;有的APP则是一口价,收费高的可达1999元/年。
据中新财经报道,在询问一款APP针对“志愿填报专家”的梯度报价时,客服表示,1399元的主要针对艺术生、体育生、特长生,专家有五年以上经验;899元的专家拥有三年以上经验。问及“专家”的资质认证时,该客服称,这些专家是拥有博士学位的高校老师,并表示付费后才能直接向老师询问具体资质。“下单后如果老师没有相关资质,可以申请退款。但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迈出第一步,合作是无法进行的。”另一家APP的客服则表示,提供咨询服务的是拥有十年经验的志愿填报规划师。
然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,许多教育培训机构都推出了志愿填报规划师的考证服务,花几千元就可以获得相应证书,报考条件甚至仅需满足“大专及以上学历”“年满18周岁”。
实际上,志愿填报规划师并不在人社部公布的《国家职业资格目录(2021年版)》中,此职业及其认证证书未获得国家认可,所以,培训机构和考试人员之间建立的考证关系其实有“自娱自乐”之嫌。而报考条件宽松、花钱即可“考取”,也难免让人们对其含金量产生怀疑。
志愿填报应该综合考虑考生的成绩、志向、禀赋、兴趣以及高校、专业、城市发展情况等多重因素进行选择、判断。它对志愿填报规划师的学识、阅历有较高的要求,要求其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、行业产业发展情况、高招规则有清晰的认知,甚至需要对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趋势有一定的了解。
但当前整个行业显然呈现出野蛮生长的状态,真正有经验的规划师明显供不应求,从业人员鱼龙混杂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。政策解读不准确、信息提供不真实、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是行业的普遍问题,之前就有公安机关通报,某咨询机构号称“与C9、985、211院校成功牵手”“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”,但一些所谓“志愿规划师”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,只经过几天培训就匆匆上岗,还有一部分“志愿填报专家”甚至没有上过大学,不过是拿着总部培训过的“台词”给考生和家长辅导。“精准填报”的背后是对考生和家长的“精准收割”。如此志愿填报服务市场,令人担忧。
6月26日,济南,高新区会展中心,2023山东高考招生咨询会正在热烈进行。500多所高校设摊咨询,吸引了大批家长和考生来咨询。
做好长期学业规划,走出自己的道路
新高考政策不区分文理科,改用“院校+专业组”录取模式,各个省份政策略有区别,分别给予考生高一选科和毕业报考选专业的选择空间,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被调剂到不喜欢、不感兴趣的专业的问题。
各省份高考分数标准化后基本呈正态分布,成绩处上游的学生填报志愿难度相对不大,但大批处于中间段的学生有些难以选择。
这就需要学生尽早学习生涯规划知识,客观定位自身的学业预期、职业预期。处于高考成绩中间段的考生,要尝试提前做好4至6年的学业规划,做好对就读城市、目标高校、专业组的有效分析,做好远期学习规划。理解并勇于从通识教育、职业规划、生活历练之间作出必要的轨道切换,以便在志愿填报中从学校与区域、兴趣与就业、专业与职业之间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事实上,高考志愿填报的舞台是非常宽阔的,不同的专业领域都有着各自的发展前景和机会。我们不能仅仅看重某个专业的就业前景,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潜力。当前,许多新兴行业和职业正在迅速崛起,对于具备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。因此,学校、家长要建议考生广泛地了解不同专业领域,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涯规划,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科学理性的选择。同时,也要充分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,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,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能很好地激发内生动力。
高考只是一个起点,人生的道路要由自己来走,当代青年们实现梦想的舞台十分广阔,不论选择了哪个专业,只要坚持不懈,努力奋斗,勇于追梦,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闪闪发光。
(海报新闻编辑 姜晖 综合中国教育报、紫牛新闻、蓝鲸财经等)
关键词: